我认为大多数人都知道WiFi,但对于“WLAN",我相信很多人也在手机设置上见到过,或者是在调试路由器登录后台的时候见到过,但是为什么不直接写上“WiFi”而要写成“WLAN”呢?这个常识给大家科普一下,先上结论,干货直达:
结论:WiFi是WLAN的一个子集,WLAN的范围更广。
好了,接下来的内容就是关于WiFi和WLAN的详细介绍了,有耐心的,可以看看:
(一)定义
WiFi,这个我们日常挂在嘴边的词,全称为 Wireless Fidelity,基于 IEEE 802.11 标准,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 ,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 WLAN 标准,一般工作在 2.4Ghz 频段。它就像是一个无形的网络桥梁,能让个人电脑、手机、平板等终端设备以无线的方式互相连接 ,还能让这些设备快速接入互联网。
WiFi最大的亮点就是无线接入,摆脱了网线的束缚,让我们能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自由上网。而且,WiFi 的传输速度相当给力,如今的WiFi 6 更是支持 OFDMA(正交频分多址)技术,大大提升了网络的容量和效率,即使多台设备同时连接,也能保持流畅的网络体验 ,最高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11Gbps,加载一部高清电影也就眨眼的工夫。再加上建设便捷,买个无线路由器,简单设置一下,就能快速搭建起家庭无线网络 ,成本也不高,这也是它能走进千家万户的重要原因。
WLAN,也就是无线局域网(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),从名字就能看出,它是一个更大范畴的概念,是一种利用射频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。WLAN 可不仅仅包含 WiFi 这一种技术,像 WAPI(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)、蓝牙(Bluetooth)、ZigBee、WiMAX(全球微波互联接入)等,都属于 WLAN 的范畴 。蓝牙技术主要用于短距离的设备连接,比如无线耳机、蓝牙音箱和手机之间的连接,它的传输距离一般在 10 米左右,传输速率相对较低,但功耗也小 ;ZigBee 则更侧重于低功耗、低速率的物联网设备连接,像智能家居中的各种传感器、智能开关等,通过 ZigBee 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;WiMAX 的覆盖范围比 WiFi 更广,能达到几十公里,传输速率也很高,常用于城域网的无线接入,不过它的建设成本较高,应用普及程度不如 WiFi 。可以说,WLAN 是一个统称,是包含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的网络体系。
WiFi 的覆盖范围相对较小,一般在家庭、小型办公室、咖啡馆等场所使用,理想情况下,室内覆盖半径大约在几十米,像普通的家用无线路由器,在没有障碍物阻挡的情况下,信号可以覆盖到半径 30 - 50 米左右的范围 。但要是遇到墙壁、家具等障碍物,信号就会大打折扣,可能隔上一堵墙,信号强度就会减弱很多,上网速度也会变慢 。就好比你在卧室用 WiFi 看视频,要是卧室和路由器之间隔了好几堵墙,视频加载就会变得很慢,甚至还会出现卡顿的情况 。
WLAN 的覆盖范围就要大得多了,它可以覆盖一个校园、企业园区、大型商场,甚至是整个街区。在校园里,通过部署多个无线接入点(AP),WLAN 可以实现校园内的全面覆盖,学生们在教室、图书馆、操场等地方都能连接到网络 。在一些大型企业园区,WLAN 的覆盖范围可以达到数平方公里,员工们在不同的办公楼之间移动,也能保持网络的无缝连接 。像一些城市的商业中心,通过大规模的 WLAN 部署,消费者在逛街、购物的过程中,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高速的无线网络服务 。
WiFi 的工作原理,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无线路由器这个关键设备,把有线网络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 。就好比一个翻译官,把有线网络 “说” 的 “语言”,翻译成无线设备能 “听懂” 的 “语言”。当我们把无线路由器连接到宽带调制解调器(比如常见的光猫)上,无线路由器就开始工作了 。它从调制解调器那里接收有线网络信号,然后通过内置的无线发射模块,将这些信号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。